【项目管理】对问题的讨论以及沟通方式
-
沟通方式
-
逻辑上做不了的才能说这个事情不能做,要表达【从逻辑上就无法实现】。
-
逻辑上做得了,但是自身能力可能做不了的时候,要表达【我估计做不来】。
-
逻辑上做得了,但是需要其他支持(如时间,资源,人力等)才能做到满足的条件时,要表达【要给xxx支持】。
-
逻辑上做得了,但是自己不太想做的时候,要表达【这件事我不太想做】,并说明原因。
-
逻辑上做得了,但是这么做会存在xx风险的时候,要表达【这事这么做能做,但是xx风险怎么办】。
拒绝【这事我做不了】和【之后这种事情别找我】的表达方式。并且,以上的表述不是推脱事情的借口。
(当这玩意我不想做的时候)该怎么沟通
-
聚焦于问题
- 任何表达最终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而不是仅仅表达我不想做
- 无论是延期解决,交给别人解决还是更改工作内容,讨论出来的结果都是合适的结果,而不能没有任何结果。
-
事务详情分析
-
这件事情理应是我做还是理应是其他人做?
- 理应是我做:进入2
- 理应是其他人做:表达这件工作理应给其他人做,并且说明自己当前没有时间做,或者帮助他人的这个工作需要进入排期。
-
这件事情是当前已经排期的工作吗?
- 已经排期:如果当前已经正在做某项工作,那么询问一下这件事是否紧急到现在立刻做,并进入3。
- 没有排期:除非确认该工作重要且紧急,不然就要要求该项工作排期到空余时间或者下个版本再做。
-
这件事情工作量如何?
- 比较大:说明该事情工作量较大,需要的时间比较长,建议考虑整体的排期是否符合情况。
- 无法确定:说明当前事情工作量无法确定,需要给一段时间预研,完成后才能大致估一个时间。(需要注意的是,此处只是将“完全无法预估”的时间分了段,本质是还是“完全无法预估”,只不过是“先用xx时间做第一步,然后得出初步调查结果。如果预研时间也无法确定,那就先给一天时间看看工作进度,然后再大致得出比较合适的预研时间。在这个阶段其实是策划衡量投入和产出的时候,程序在这一阶段无法完全保证产出。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一个结果:花1天时间看代码,得出大致看一遍需要7天。大致看了7天之后,没有看出任何问题,可能需要更细致地看——这时候就是策划来决定当前是否有必要投入x人每日x时间去做这一件事情。)
- 工作量不多,但目前工作比较繁杂:说明这一点,并且建议将该事情排后,或者将目前在做的其他事情排后,或是分出部分活给别人做。
- 我现在很烦:直接说明这一点,并且说明自己的状态可能不适合将要分派的这个活,不太能保证完成结果。当然,要注意说“自己为什么很烦”和“怎么分配目前的工作,我才能不那么烦”。不要对说这些感到羞耻,但也不要拿这个当作挡箭牌。尤其是,不能一直用这个理由——容易被开。
- 其他不想做的原因:说明这一点。并和策划沟通看看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,最好带上自己的思考与方法。
-
-
以上,本质上都是聚焦于问题:我希望所有人都要有这个素质。胡乱扯皮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但这没有意义,因为问题还是在那。如果聚焦于问题,就算最后扯到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”或者其他非常困难的结论,起码我们也知道了问题在那,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,谁能为解决问题负责,能负责多少,尽力去做的话这事能做成什么样。这个结论出来了之后,即使事情失败了,起码自己和团队问心无愧。另外,扯皮的目的不是为了“让其他人担责”,而是“让该担责的人担责”(不是“让该被惩罚的人被惩罚”!千万注意这一点)。问题清楚了,来源清楚了,权责清楚了,那么事情就只是一个协调资源,或者无能为力的简单判断了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