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项目管理】像策划一样推进
-
最终目的:游戏品质提高
如果做完一件事后相比不做这件事前,能够确实地提高游戏品质的话,那么这件事的定性就是【应该做的】。如果程序对应不应该做这件事存在异议,那就应当让程序理解上述理由,而将问题聚焦到“现在做这件事是否合适”上。
在定性问题上,策划不要被程序的“不愿做”“做不了”带偏。策划可以先行认为大部分事情程序都能做到,或者已有参考竞品的东西程序一定能做到,只不过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时间。如果程序说做不了,策划可以追问一下是“内容或逻辑上无法实现”还是“在现有时间与条件下实现不了”。如果是第二种,就讨论一下什么时间和条件下实现得了。
达成途径: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
由上可得,在定性为应该做的条件下,是否真正要做主要取决于使用对应的时间和资源做完后,能不能够产生足够的利益。如果在工期紧急的情况下使用大量人员和时间去做一个小优化,那么毫无疑问它是不合适的。聊到这一步的时候,策划要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。如果自己不能分派给程序对应时间和人员,那么就要带着方案和结论去找能下这个决定的人。
在这一阶段中重要的是不要做单纯的传话筒,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。策划本身就要理解做这件事的原因并且拿出方案;如果程序提出异议,他应该也能和你讨论出一个方案;如果这两个方案都有一定风险,(如果可能)你自己也应该想一个其他的妥协方案,然后拿出事实和方案去找对应人员。切记不要做单纯的传话筒。另外,所有方案都应该在这件事情【应该做】的前提下——除非毫无办法,不然不能妥协出一个玩家体验预期上比较差的结果。在这时就是不要被情况和程序二者同时带偏了。
保证进度:常时跟进
防止进度出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常跟进。策划可以保持每天至少跟进一遍自己当前版本在跟的单子,具体内容是询问对应负责人这个进度如何,是否能够按时做完,并且在有余裕的情况下请求对应人员演示一下半成品进度。另外,注意一下对应人员表述的时间是“最多xx”还是“至少xx”。后一种不能用来确定时间,应当继续追问对方时间。如果不能确定,那就要确定一个预研究时间,预研完毕之后估时——如果任何时间都确认不了,就需要找对应主管沟通情况。
该行为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进度预期突然变化,或是产出和需求差别较大的结果。
常时跟进是达到上一条的前提,如果进度无法保证,那就没办法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,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不合适的。
方向对齐:进度汇报
核心就是出现任何非预期内容不要藏着掖着,直接说出来,对主要负责人或者对所有人都可以。因为即使常时跟进,也不可能出现任务绝对没有突发情况的状态。此时可以将状况理解为“出现了新的现在要做的事情,必须得重新排期”,本质上和在本版本插个单子没什么区别。这件事情需要找对应人员商讨解决方案。同样的,策划也应当像前述一样先思考,拿出解决方案后再去找对应人员沟通。